俗话说“人过四十天过午”,中年时期人体健康的各种指标都开始走下坡路。虽然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很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却比以往增多了,由此导致中年女性的脾虚、肾虚、肝虚等虚证现象十分普遍。
很多中年女性过了40以后往往身材就开始走形,开始出现柔软的小肚子,这种胖往往大部分虚胖,就是由于脾虚引起的。脾虚的人平时特别容易感到疲惫,稍微活动一下就大汗淋漓;还常伴有食欲不振、容易腹泻等情况。
调理脾虚首先要调整自己的饮食,不要过饱或过饥。其次,应以补阳运脾为主,多吃性温健脾的食物,如粳米、莲子、芡实,以及鲢鱼、鲤鱼、带鱼、鱿鱼、虾等水产类。
2、四款健脾食谱
取大葱3根,生姜5片,茯苓20克,大米100克。将上述各材料洗净,大葱去叶子,生姜去皮,切碎。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水煮粥,最后起锅时放盐调味。
莲心黄芪茶
取莲子心3克,黄芪5克,用沸水冲泡,频饮。莲子心和黄芪要一天一换,对于脾经湿热的实证患者尤为见效。
取茯苓、山药、车前子各各10克,鸡蛋2个。将茯苓、山药和车前子放入锅中,加水,单独煎煮10分钟,取汁。然后,用药汁煮鸡蛋,去皮吃鸡蛋。
红豆藕汤
取红豆100克,扁豆80克,鲜藕300克。将鲜藕去皮、去节,洗净,切成块待用。红豆、扁豆分别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煮至将熟,加入鲜藕煮熟即成。有疏肝健脾之功效。
艾灸3个穴位,脾胃好,身材好
使用艾条温和灸足三里5~10分钟。
使用艾条温和灸三阴交5~10分钟
使用艾条温和灸脾俞5~10分钟。
肾虚的表现很多,可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骨质疏松,失眠,腰膝酸软,怕冷,耳鸣;性功能降低,性欲降低;有时还会有尿频、尿急等表现。中年以后的肾虚多是由于工作压力过大引起的。
骨质疏松的患者可以多吃一些带壳的食物,如田螺、鸡蛋等;也可以多吃筋类食物,如牛蹄筋、猪脚筋等。另外,一些黑色食物也具有很好的补肾效果,如黑桑葚、木耳、黑芝麻等。注意服用一些如鹿茸、杜仲等大补的中药前,要咨询专业的医生,看是否适合自己的情况。
把500克猪脊髓骨(带脊髓)先用开水稍煮一会儿,去掉血沫杂质,再把适量的枸杞子、山药、杜仲、金毛狗脊放入锅中,开锅以后用小火炖半小时,临出锅时加入适量盐。
取虾皮50克,嫩豆腐200克。虾皮洗净后泡发;嫩豆腐切成小方块;加葱花、姜末及料酒,油锅内煸香后加水烧汤。此汤适合缺钙的骨质疏松症者。
取鲫鱼500克,黄芪40克,炒枳壳15克。将鲫鱼洗净,与黄芪、枳壳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水小火炖煮,至鱼烂熟,加调料即成。喝汤吃鱼,可补中益气。
取黑豆、花生仁各30克,糯米60克。将花生仁、黑豆均洗净,与淘洗干净的糯米同入锅中,加适量水,煮成稠粥即成。此粥可以补肾益气。
用拇指指端点按阳陵泉,双侧各按摩20次。
用双手拇指点压腰眼1分钟。
双手五指并拢,掌根自上而下反复斜擦两侧肾俞30~50次。
就肝脏来说,会存在肝虚和肝火旺两种情况。前者可以表现为头晕眼花,精神疲乏,面色黯淡,容易失眠多梦,食欲不振,口干苦,胸口可能有疼痛感等;后者则表现为口舌生疮、心烦易怒等,二者很容易区别。
对于肝虚的人,养肝是第一要务。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多吃富含蛋白质的瘦肉或鱼类、蛋类、乳类,以及新鲜蔬菜、水果;不暴饮暴食或饥饱不匀;尽量少饮酒。
取百合50克,莲子20克。将两者洗净后,清炖,喝汤、吃莲子,具有补肺安神、养脾润燥的功效,适合脾虚肝旺的更年期女性。
取枸杞子、桑葚各50克。先将干的枸杞子加水泡软,跟桑葚一起放入榨汁机中打汁。长期饮用,有补益肝肾、清降虚火的作用,适合肝肾亏虚的更年期女性。
取生地、熟地各20克,当归15克,大米100克。将所有材料洗净后,加适量的清水,一起煮粥。长期食用,能够滋阴养血、健脾调经,适合阴虚的更年期女性。
红豆、冬瓜、瘦肉、大米各50克,将上述材料洗净后,红豆浸泡6个小时,冬瓜去皮、切块,瘦肉切薄片,备用。锅中放入适量水烧开,倒入红豆、大米煮熟后,放冬瓜和瘦肉片,熟后加盐调味即可。
用拇指指腹点按太冲1分钟,力度适中。
中间三指并拢,用指腹按压膻中,或用刮痧板一角按揉膻中,力度要轻,可以缓解胸闷。
双手五指张开,从前发际至后发际反复拿捏10次,可以缓解失眠的症状。
女性一生不容易,所以当年龄渐渐增大,更要对自己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