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彩课程推荐
<  更多.......
心理健康顾问网络课主讲感言
2009/7/2 19:40:13     阅读3363次     
 
 
全国心理咨询师在爸妈在线结缘
实践才是心理咨询师的必修课程
精神分析案例督导工作坊合影
课间放松运动

 

人,活在情感情绪中……

——主讲感言

 

    有意识地接触、学习、运用心理学,已经有十个年头了,感受和感慨都很多,正值心理健康顾问课程增加了一个网络远程深化教学环节,由我来主讲,于是,也就萌发了说说自己和心理学的念头,看看自己是如何走过来的,或许对初学者和研究者们都会有用得着的地方。

刚刚接触心理学,是受朋友委托代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学函授大学招生开始的。接下来,有好几年都在聆听众多心理学老师的讲课。印象最深的是,有几位资深心理学前辈对我说:培训是一回事,真正能做又是一回事。其中一位资深心理治疗专家说:我看你招的学员中能做心理治疗和咨询的没有一个。这让我非常震惊!当时我的感觉是,心理学大概真的很高深莫测,神秘无常,凡人无法涉及。对于此,起初我也是坚信不疑的。后来,中国的心理咨询师培训结果也验证了这个预言,据说,自2003年起迄今,考过心理咨询师证书者虽然已达数十万人,可深入了解,又有多少人能真正能做好心理咨询呢?于是,相关部门又在2010年推出了一个心理咨询师技能训练课程,要求所有参加过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证的人员再次回炉。这也证实了做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真的很难,难以找到那种登天的感觉[1]

但是,我在后来的心理学钻研和实践中,内心里渐渐打破了这个预言神话对我思想的禁锢。

我从源头开始找问题的真相。我翻看了许多心理学、哲学、美学,甚至宗教类的书籍,对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等西方主流心理学进行深入的探讨,也对各个流派的分支进行探索,直至2006年看到厦门大学周宁教授根据自己的博士论文改写的那本《独白的心理学和对话的心理学》小册子(15万字),才弄明白了,在心理学领域一直存在着两种话语,一种是独白的权威的专家心理学,一种是生活的对话的大众心理学,原本是对立的,但在当今21世纪强调对话的时代,心理专家们是否应该主动地从独白的狭小的圈子里走出来,走到生活中,与大众对话,为大众服务呢?后来,看到曾奇峰老师为一本译作写的序中提出了一人一学派的观点,我觉得很好,因为这个观点很好地表述了心理学是一种个性化非常强的人的学问,心理学不能完全采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不能只见物不见人,更不能把人当物来研究。心理服务工作就是两个或几个活生生的人在一起,探讨解决活生生的生命和生活所遇到的各式各样的难题——活生生的人际关系,活生生的情感情绪。这就需要心理服务工作者有一颗安静的心,能即时产生出来大智慧。通过充分尊重、无条件接纳建立起来的良好咨访关系,通过理解性的倾听、产婆式的提问,让来访者的不良情绪得到平复,内心郁结得到疏通,免疫力得到提升,生命质量得到升华。

那么,如何界定心理健康顾问、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这三者的职业边境线呢?

我认为,人的精神世界非常广阔而又变化无穷,因此,各种流派不断涌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以奥地利的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变态心理学和以美国的马斯洛为代表的健康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以治疗和药物为主要手段,纯粹的医学模式;健康心理学则讲求人文关怀,尊重、鼓励、接纳、等待,充分相信人的内在潜力,有自我实现的倾向和动力。这样看来,心理咨询师应该是朝向健康心理学这个目标的。但是,很遗憾,心理咨询师追随变态心理学的心理治疗太长久了,以至于心理咨询师的职业术语大都是诊断治疗测验痊愈等等医生用语,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培训也大都是由精神科医师主持的。难怪社会上把许多心理咨询师都当成了心理医生,甚至有些精神科医生也是这样认为:心理咨询也就是心理治疗,只是心理咨询师没有处方权,不能开药而已。这种现象,也再次验证了创立心理学实验室的科学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冯特的预见。冯特创立心理学实验室之初就宣称,人类心理有两个层次:简单的心理现象与高级复杂的心理过程。实验法只能研究简单的心理现象如感知觉、记忆、反射等,对人类诸多复杂的高级心理过程如情感情绪,应该采用文化分析和人文的方法加以研究。但是在强大的科学主义话语的压制下,冯特的思想被歪曲了,客观主义占了上风。

那么,我们能不能根据心理健康顾问、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的服务方向和服务对象的不同,来做“职业边界”划定呢?

心理治疗师治疗精神疾病患者,包括精神分裂、人格障碍、重度神经症患者;

心理咨询师解决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包括轻度神经症(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教材称作:可疑性神经症或神经症心理问题)、重度心理问题、轻度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顾问面对健康人群疏导情感,调节情绪,改善其应激的应对方式,变消极悲观为积极乐观,远离慢性肝病,拥抱健康。

人,活在情感情绪中。情感情绪像水一样流动着,有时涓涓细流,有时跌宕起伏,有时激浪翻滚,有时平静如湖……哪怕是个婴儿,生下来的第一声缺失的啼哭和后来满足的微笑,都是一种情感情绪的表达。人是有着七情六欲的动物,情感情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人的一生的需求。忧愁和忧郁的情绪,一字之差,却发自两种不同人群:忧愁是因为穷,拥有的太少;忧郁是因为富,拥有太多。社会先富起来的一批高端人士,他们在职场和事业上日理万机,叱咤风云,但承受压力巨大,身体和情绪情感都迫切需要得到优质安全的心理疏导。

心理顾问,就像法律顾问、形象顾问、理财顾问一样,签约受聘服务于需要心理疏导的客户。因此,私人心理顾问的职业范围比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更加宽广,关注的焦点真正从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转移到健康人群的情商(主要在情感表达、情绪控制上)提高、人格完善、家庭和睦、子女成长、社会稳定的服务上来。针对形形色色的情绪情感的阻碍(比如焦虑、抑郁、强迫、疑病、恐惧、担心、暴躁、伤心、委屈、哀痛、冲动),予以调理和疏导……毋庸置疑,心理顾问更符合中国国情,符合老百姓的口味,也符合党中央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2]精神,就业机会很多,收入丰厚而稳定,一定会真正成为21世纪最令人羡慕的提高生命品质的朝阳行业。

非常感谢我能够有幸融入到了心理服务的行业中;感谢我的母亲给了我柔和的情感,感谢我的父亲给了我坚强的意志力,让我有了人格的双重完善,就像太阳与月亮一样,自然转换,行走在宇宙之间;感谢无数的老师和学生、同事和同伴,从他们每个人的身上和思想中,我都汲取了无穷的精神养料;感谢胡煜先生组建了爸妈在线心理工作者团队,是爸妈在线激活了无痕迹情绪疏导法,而后,从无痕迹情绪疏导,走到无痕迹“三真”会心团体,从专家督导自我体验,走到优秀群体互动体验,这里面,也凝聚着很多老师和同行们探索的经验,我相信,这些都为私人心理顾问的教学和实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相信这条路一定会走得更宽广,而且越走越宽广。

    心理健康顾问的培训已经纳入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型人才培养计划中,我们决定与其他类似职业培训不同的是,用长达一年的时间,采取网络深化学习、面授辅导、实践督导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培训模式,特别是在远程学习的网络课堂教学中采用灵动深化教学法,主要是三个模块:一是学员一周心得;二是老师根据一周心得引领到理论探讨上来;三是以理论为导向进行案例督导,通过这一年的上百堂课的研讨和训练,“读人、读书、读生活”,无论你学什么,都要从读人开始,因为只要了解了人,了解了生命,才能尊重人,尊重生命,特别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心理疏导工作。但是,我们的教育安排的读人课程很少,甚至等于零。这也是我们很多咨询师不能游刃有余做好咨询的大忌,因为不会读人。

    人,是丰富多彩的,是变化无穷的,心理学就是人学,也是关系学和情绪学。让所有学员真正从书本的表面学习,深化到内在,深化到实践当中去,达到“学了就敢做,就会做,就能做”的培训目标。

    这是一次优秀群体——心理顾问们互动的体验。大道至简,大道自然,一呼一吸即生命,一问一答即生活,一出一入即快乐,一进一退即智慧。作为优秀的你、我、他走到一起,一定能产生巨大的正性能量,我们的既定目标一定能达到!

                                      

                                         2011年7月20日



[1] 引自岳晓东:《登天的感觉》,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本心理咨询普及读物。

[2] 引自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作的报告

 

 

 

 

 

 

 

 

 

 

 

 

 

 

 

 

 

 

 

 

 

 

 

 

 

 

 

 

 

 

 

 

 

 

 

 

 

 

 

 

 

 

 

三、

 

  +  关闭窗口  +

 
现在有3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匿名发表
 
版权所有 © 2005-2015 珠海市愉泉心理咨询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