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家庭普遍都存在关于小孩教育的问题,这也是让广大家长最头痛的问题。
例如我的表姐见到我总免不了在我面前大吐苦水。我表姐原本是小学教师,后来辞去工作,专职在家带两个小孩,大的是个女儿,小的是个儿子。表姐夫主要在外工作,一年有四五个月的时间比较少呆在家,可以说小孩的学习问题、行为问题,乃至生活上的大小事都是我表姐在管。女儿的各个方面她都比较满意,相对少操点心,只是在练钢琴的时候,母女偶尔会发生矛盾。母亲每天要女儿认认真真弹老师教的曲子,女儿却喜欢弹自己喜欢的歌曲。有时母女在那里讨价还价,一旦谈判不成功,就开始较劲,结果不是女儿心不甘情不愿的坐在那里弹,就是干脆赌气不弹。我曾经跟我表姐谈过,试着让孩子自己去安排弹琴的时间和弹琴的内容,这样或许会比较好,反正小孩现在已经读五年级了,有一定的控制能力了。我刚说,表姐马上说那可不行,如果我不去理她,她就是老乱弹那些流行曲,也不注意指法,老师教的曲子她就马马虎虎弹两下就算了。又说某某钢琴家,小时候也是不喜欢弹,也是让家长硬逼着去学的。当时我也不知道怎么说好,感觉他对孩子的不信任,可能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女儿的事还好,儿子的学习问题才是让她头痛的大事。每天总是要催促儿子写作业,而儿子总是磨磨蹭蹭的,每天都要写到十点多。我问她那儿子在写作业的时候,你在旁边陪吗?她说小的时候会在旁边督促他,现在很少了,但时不时会走过来看看,催促他快点,怎么老怎么慢。我说你试过不去打理他写作业的问题吗?她说没有,那他可能就不用写了。我说不写去学校老师一批评,第二天他就不会忘了。但表姐说现在很担心老师来批评她儿子,怕孩子对学习更没兴趣,也更害怕这样会使孩子变得自卑。反正我就觉得她的教育方法不太好,对小孩子抓的太死,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发展。正如丰老师说的,母亲的伟大不在于生养孩子,而在于分离孩子。像我表姐这样,事无大小都要理,都要帮孩子安排好,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的母亲实在是太多了。我也相信这样的母亲一定会觉得自己很累很累,不仅人累心更累,因为她一定有一个不听话的孩子。试想一下,有那个孩子喜欢每天被妈妈牵着鼻子走,自己一点主意都不能拿,一点自由都没有。只有稍微有点做的不和妈妈的意,轻则遭到妈妈的唠叨,重则免不了一顿批评,有时还会挨打,这样的小孩你让他对学习有兴趣几乎是不大可能的。在加上表姐是专职在家带孩子的,肯定会盯得更紧,不肯轻易放过孩子的任何缺点,更不允许孩子在学习上落后。因为她只有看到孩子优秀,才会有成就感。但往往这样的母亲所带的孩子非常优秀的很少,大多数母亲都会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获得应得的回报,久而久之,母亲在心中肯定会积压许多的气,这气也大多会出在孩子的身上。孩子也会有反抗,写作业拖拉就是孩子的一种软反抗。记得有一次,我带女儿去我表姐家玩,碰巧我女儿要乱碰东西,我就叫女儿能不能听话不要乱碰。表姐的儿子也说:“小BB要听妈妈的话,但长大了,听妈妈的话会很痛苦的。”可见在他意识中,听妈妈的话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可惜表姐没听出这句话的意思,只是问了一句,那你要不要听,听见儿子想了一会说了一句要,就非常满意了,丝毫没在意孩子的这句话。我为她感到很可惜,同时也很庆幸自己去学习心理学,因此比没学的能更多的关注到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
但说起教育孩子,我也有许多的烦恼。我的宽松教育方式,引起了家公、家婆的诸多不满。因为女儿才两岁多,我很少规定她必须怎样做。例如只要她开心在不危险的情况下,她喜欢玩什么就玩什么,我很少去干预,也极少会批评她,要干什么事总问她,这样行不行、那样好不好。因为我始终认为女儿虽然小,但她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感受,大人也应该学着去尊重她,而且让她自己去选择也能增强她的独立意识。而家公、家婆认为我这样会宠坏孩子,让她一点规矩都没有。我就是不喜欢这么小的孩子就被所谓的规矩绑得死死的,缺少童年的许多乐趣,她现在这个年龄就应该尽情的玩耍,有许多的东西就是在玩耍中学会的。但同时我也有一定的顾虑,这样自由会不会对她将来遇到束缚的时候,会不适应。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自由惯的人,从小父母很少理我,很长一段时间我还独自生活,喜欢干什么就干什么,自由自在的。但结婚以后,和丈夫、家公、家婆一起住,有太多规矩要守,例如回家要守时,哪些事情能干哪些事情不能干,都有规定。我觉得很不自由,很不习惯,就像被绑住了手脚一样,很难受。因此担心女儿以后也会有这种感受,因为人活在世上总有许多的规格要守。怎样管才好呢,我想起丰老师说:“母亲只管孩子的情感,其他的交给父亲去管。让父亲去培养孩子的意志。”所以我向丈夫提出让他定一些最基本的规矩,不让女儿自由过度的建议。一旦女儿做得太过分,我就会说:“女儿,你爸爸不让你这样做,快别干了,不然他回来会批评你的。”女儿还小,有时候也不太会理会我的话,但我还是坚持这样做。因为我时刻记住丰老师说的,0~3岁一定要让孩子有安全感,我怕经常打骂孩子,会让她感觉妈妈不爱她,从而长生恐惧感。如果孩子有时候想干什么又不敢去做的时候,我就会说:“妈妈在这里没事的,去吧!”她就会重复我这句话,然后就跑过去了。其实看着女儿的时候,我都有很大的成就感。
和家人在其它方面,也免不了存在分歧。比如在孩子的吃饭方面,我和丈夫都主张让孩子自己吃,虽然吃得慢些,也吃得少些,而且弄得满地都是。但家公、家婆就会在孩子吃饭时,催促她吃快些,不要掉满地。弄得孩子有时候也吃得小心翼翼的,掉地上就会告诉大人。这时我就会告诉她,没事的妈妈等回擦一下就好了,这时她才又放心的继续吃。我的想法是与其把时间放在喂孩子的事上,还不如放在擦地板上。这样孩子的动手能力自理能力都能得到锻炼,我可是坚决反对对孩子的大小事情都包办的。记得前段时间到表姐家,刚好她在为两个孩子准备午餐,只见她在煮鱼之前把所有的鱼骨头都去掉,当时我很纳闷,就问她为什么,她说她的两个孩子在吃东西的时候都不会吐骨头,只要有骨头就会整口都吐出来,当时我听了很吃惊,两个孩子,一个上五年级,一个上四年级,居然连我两岁多的孩子都会做的事情,都做不了。一问之下才发现,原来在他们小的时候,有一次差点被骨头咽到,从那以后,表姐无论做什么菜,总是仔细把一切有骨头的东西挑掉,两个孩子在这方面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就造成了现在的局面。我赶紧告诉她,快改掉这个坏习惯,不然孩子将来在学校吃饭,会不适应的,更容易咽到。但她却很乐观的说没事的,到时候他们就会了。我还真为她的乐观感到担心,现在的大学生要父母到他所读的学校陪读的事也已经是屡见不鲜了,因为不适应学校的生活而自杀的也不在少数。这都是父母在教育方面出了错,在孩子读书的时候,就一味的让孩子埋头苦读,其它生活上的事情都是父母一手包办,使孩子变成了一台只会读书的机器,却成了生活上的白痴,一下子要他们有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是不肯能的。我只能对这些父母说,请尽量少管一下自己的孩子,让他们有一个自我发展的空间。我曾经对不少的父母这样说,但都遭到他们强烈的反对。我家附近住的一个老乡,他的两个孩子,一个读三年级,一个读一年级,每天作业都要写到十一二点。他父亲告诉我,小的以前很聪明,写字很快,上一年级就越来越退步了,几乎每天都要写到十一点,其实作业并不多。我观察了一下,发现开始写作业的时候,两兄弟就在那里玩,半小时也写不到两个字,虽然母亲不停的在那里催促,但一点作用都没有。到了晚上,妈妈只能坐在他们身边一题一题的给他们讲答案,他们一点也没动脑,作业也好像是妈妈的事一样。试问一下这样的孩子学习能不退步吗?所以很多时候,父母的帮忙只会制造出更多的麻烦,并不能解决问题。世上有哪一对父母能帮自己的孩子一辈子,如果你认为你不能就请放开你的手,空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允许孩子在不断的犯错误中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个人觉得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只有学会不事事依赖别人,才会有成就感和安全感。(高级心理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