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内资讯
<  更多.......
朝着胜利的目标前进——珠海市聚强少年班活动纪实之二
2017/12/19 13:09:11     阅读107次     
 
 
聚强少年班第二期开学合影

       编者按:珠海市聚强少年班正以独特的社会心理服务的魅力,赢得了参加聚强少年班的中小学生、家长的拥戴。在心理健康顾问的指导下,在大学生志愿者的引领下,大带小、小促大,共成长的目标正在一步一步实现。下面刊载的是引领大学生志愿者们的分组报告。为了保持原汁原味,小编只做了一些细微的技术处理。

聚强少年班第一期12月10日开课

聚强班第1组第二次活动报告

     本次活动是第二次了,进展得非常的顺利,较上次培训来讲,有很大的进步。此次培训进行了几个游戏:全员进行了三个大活动以及几个小活动,分别是《撕名牌》,《老鹰抓小鸡》,《成语接龙》(主要是锻炼学习能力的运用,还有反应力)。并对此三个游戏进行了总结。

在进行活动前,我们几位大学生先让几位小朋友自我介绍,互相熟悉一下,建立兄弟情谊,其中要有自己的名字及由来,自己排行老几,自己的爱好及特长和平时的生活习惯等。一轮下来,大家的表现都非常好,有的小朋友记忆力非常好,有的小朋友会想办法用一串话连起来记忆,体现出丰富想象力,这个值得表扬,其余的会用心记忆,也非常不错,为接下来的游戏开展做好铺垫。

     《撕名牌》这个游戏目的,是为了让各个小朋友熟悉一下自己的兄弟,同时也在奔跑与互助中增进他们的兄弟情谊,小组的分配是一大一小,一强一弱,大的帮小,互相帮助,最后胜利的是老二唐韵廷那一组,因为他们组配合好,团结友爱,在分析成败时,成功的毫不吝惜地讲技巧,较落后的认真聆听,并从中汲取教训。

《老鹰捉小鸡》活动则是为了让大哥陈毅栋起到带头作用,小弟们配合好,活动也取得很大的成效。

最后的集体活动是《成语接龙》,富有趣味性和想象创造力,自己想不出来的时候,可以向他人求助,互相帮助,在热心帮助的互动中,增进友谊,情感细腻化,让小伙伴们学会感恩,同时提升思维创造力。

     最后是分开的小组总结,每个组都针对自己组员的现在的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也制定了下一周的目标,通过制定目标履行承诺即可得到奖励的方法让孩子们遵守诺言,做一个诚信的人。希望下一周看到孩子们与家长更大的改变,我们一起不断进步,不断成长吧! (报告人:引领大学生李玉龙 刘思琪

聚强班第2组第二次活动报告

今天是与小朋友们的第二次聚强班活动,我们第二小组成员全齐,大学生引领者陈晓程同学由于身体不适,故请假未参加本次活动。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的大致活动流程是三组一起记名字,撕名牌、成语接龙,老鹰抓小鸡,总结,分组总结。在活动之前,我们三个组的所有人围成一个圈,让大家用特殊的方式自我介绍,自己的年龄排行、自己喜欢的热爱的事物等等。顺时针绕完一轮,大家表现很不错,有的记住了三四个,有的全都记住了,小九九甚至给每个同学的名字都用一句话来形容,很方便记忆。

撕名牌游戏是为让组与组之间相互接触,分队比拼,队伍都是一大一小,队友相互协作去挑战其他队伍。在游戏结束总结时各个小朋友都会认真听,反思。 成语接龙游戏是一圈一圈的进行,这个游戏可以训练注意力反应力,若是分心可能会忽略自己将要讲的成语的开头。老鹰抓小鸡游戏是大带小,让老大陈毅栋保护身后的小鸡,身后的小弟们配合好,不让老鹰抓到,也取得了不错的活动效果。

这个年龄的小朋友们大都是比较活跃比较活泼好动的,并不是什么问题这是十分正常的情况,不是要改正而是要转移。个人感觉,学习并不是学不或学不会,只是还不想学习而已,如果这时外界条件逼迫太强烈,效果可能不太好,但是一旦什么时候真心想学习了,成绩必定突飞猛进。所以下次我们将重新设计几个新游戏,小朋友们相互更熟悉了,可以增强针对性,向学习方面引导,训练推理能力、注意力,还有团结协作能力。在玩中相互比拼,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将小朋友们玩的心思移向学习。(报告人:引领大学生胡文瀚)

                        本期指导员   心理健康顾问:刘朝洪  易雯静

聚强班第3组第二次活动报告

本次活动以大组活动为主。活动开始之前,在丰老师的主持下,各与班同学及其家长都对上一周的变化作了总结。尔后,丰老师根据与班同学的特性及个人意愿安排了班职,并根据年龄大小作了排序。安排了班职和兄弟大小,每个人各司其职,以大带小,关系更加紧密。为接下来活动的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活动一开始,主要是安排与班同学间相互认识熟悉,自我介绍。接下来,通过“撕名牌”这一游戏,进一步加深同学之间的认识,并且锻炼其策略思维。接下来进行的是“老鹰捉小鸡”游戏,主要目的是培养他们团队协作的能力。前两个大组游戏主要是培养品格。第三个进行的便是“成语接龙”,考察了同学们的词汇量,锻炼了同学们的应用能力。三个游戏毕后,进行了大组分享总结,同学们都清楚地认识到各项优秀品格的重要性。

大组活动结束便回归了小组学习分享。这一次的主要目的仍然是要与班同学积极分享,认识到自己的优点,提高自信心。在第三组的组内活动进行中,还根据了组内到场的两位同学的特点特别增加了注意力的训练和创造力的训练,而他们都在大学生志愿者的引导下顺利地完成了该训练,这是非常值得鼓励的。

在活动的最后,志愿者给第三组的两位同学提出了三个问题,让他们回家完成。同学们也对志愿者作出了承诺,会在下星期的课上向志愿者和其他同学来阐述这三个问题。

很高兴能看到同学们的进步,相信同学们会因班级和组内凝聚力的加强、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变得更强。(报告人:引领大学生周奕廷)

聚强少年班第二期12月16日开课

聚强班第4组第一次活动报告:

    此节课到场参加活动有2位小朋友,另一位小朋友因私人原因没有到场参加此活动。活动开始,由丰柯老师主导,让我们每位在场朋友进行自我介绍,一组组员当众自我介绍内容和表现都不错,其中大的16岁,目前念于职中。小的为10岁,念小学四年级。

    当各组分开对各自成员进行引领时,两位小朋友都能积极配合,表现得也十分不错。

我们三人首先再次各自自我介绍,讲述了名字的由来和意义。其次再谈了各自在校生活和在家里面的生活,两位小朋友都能主动并会更多的去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想法,这使得我的引领工作变得相对较为轻松也比较容易完成此节课的引领内容。对于年纪稍大的小朋友,在首次见面和在后面的谈话过程中发现他比较容易与其父亲斗嘴,有点小叛逆,可能原因为其父亲多让他做他不太想做的事情,16岁也正值青春期,有点小叛逆也实属正常,在后续的谈话中,我发现他还是很好相处的,很能说,也比较会玩,会跟比他小的小朋友打成一片,性格也看起来比较外向(在跟我们交往的时候)。那位年纪较小的小朋友在谈话过程中也比较会说,也放得开,但是在谈及自己在校学习情况或者对学习的看法,或者对将来的打算的时候,说的就并不多,可能因为年龄小的问题,也就没有考虑那么多,在问及家庭情况的时候,说的也蛮多,让人感觉他对家庭现况蛮满意的,并没有太多的埋怨谁等等。总之两位小朋友在我引领谈话交流过程中表现的都很不错。相信我们三人经过这一次的交流后,关系也会变得更近,也对彼此也更有了信任感。(报告人:引领大学生钟璟昱)

聚强班第5组第一次活动报告:

先具体说一下我们组每个人的情况吧:

15岁了,一来看到这里基本都是10岁左右的小孩子,便马上表示出一副很不感兴趣的样子,一直说:无聊无聊……他好像不太愿意在多人面前表达自己,当活动开始时轮到他自我介绍的时候,他说要上厕所,能看得出他想找理由跳过自己而已。后来他与他妈妈暂时分开后,他又一直强调无聊,然后他竟去拿出作业开始做,然后麦培春老师对他进行一对一开解,结果还不错,我看他们也有谈论些许。最后不知道谁来了,科宇发现一个和自己同校的,年龄差不多,他们互相就聊开了,期间两人还一起去交流交流关于钢琴的心得吧,看出他好像对乐器很有想法。后来还主动帮忙搬水给大家喝。

他吧,其实想和大家交流的,不过就是不知怎么说好,我觉得只要有人和他聊,他感受到那个人想和他交朋友的心,他就能说话,能交朋友了。

10岁,他可能不熟悉害羞,让妈妈代他作了自我介绍。当他一和他妈妈暂时分开后,感觉他就把自己“锁”起来了。开始一直背向着我,每当我走到他面前,他就转过身。后来直接就跑了,几乎整个红十字会的地方都跑过了。我一直跟着他,慢慢地了解他的情况,我问,他还是会答的,不过不会面对着我答。通过谈话,他说他有朋友,可是他还说他由于朋友一直烦他。而且他还说,他最讨厌别人一直问他问题,觉得好烦,我因此也隔一阵子才和他聊聊,就一直陪在他身边。他还说他成绩不差,无聊就玩游戏,做完作业之后继续玩游戏,他还想下次再来这聚强班直接让他妈妈给他手机玩,这肯定是不行的,这样始终解决不了他不愿和人交流的问题。他有很多的精力,一直到处跑,还喜欢一直在沙发上跳,可是他就觉得说话好累,说一句话都觉得累。

其实陪了他到处走了一个小时左右,跟他聊了几句,他好像就没有一开始那么大戒心了。起码后来我说要不要给他装水,他说要。叫他拍照还能勉强配合拍了几张。主要是他说没有什么兴趣爱好,就爱玩游戏而已,这有点难切入聊天。

这次活动对我来说,真的是很大的挑战,我看别的组都有说有笑的,而我那一组却一个个都分开跑。不过我觉得吧,越大的挑战越大的收获,如果我能和他们做成朋友,他们愿意说话,能帮助到他们了,就受益匪浅了。

(报告人:引领大学生梁显鹏)

聚强班第6组第一次活动报告

此次第二期聚强班是由我们大学生引领小组三人共同参与,同多位青少年交流的谈心实践,也是我个人第一次面对面引领辅导他们的活动。

初来乍到,我也是既紧张又好奇的,但在各位辅导老师的带领下,各项环节还是顺利开展了起来,并且取得了不错的进展。相对的,我们也从中发现了他们各自的一些小问题,希望通过下次的见面,大家都能得以改善。

对于我带的两个小孩,性格差别比较大,各有特点,现在简单说说我的看法:

一位是小学四年级学生,是个积极主动热情活泼的小孩子,自信大方,但有时过于急切表现自己,反而不能很好的表达出自己想说的东西。爱说爱笑是个小话痨,特别想跟别人分享自己的故事。对科技比较感兴趣,对未来有自己的想法,明确知道喜欢热爱的事物,比如积木、机器人之类的。自尊心很强,一提起被老师批评的事情,就快委屈得掉眼泪了,但鼓励鼓励他很快就调整过来了。

另一位是小学六年级学生:给我第一感觉就是个安静内敛的小男生,接触发现他确实性子比较沉稳,学习很扎实努力,即使学业繁重也并不觉得压力大,适应能力强,这点很值得我学习。起初他都不太想多说什么,我还担心他对日常生活提不起感兴趣,其实只是还没跟他熟络起来。爱聊天爱看书增长见闻,是个好学生,期待下次见面他能更主动一些,聊到更多话题,分享彼此的故事。

总体来说,这次活动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难,挺愉快地就结束了一个下午的工作,很好的当了一回聆听者,有所收获。只希望下次能多换几种方式,让孩子之间多互动熟悉起来,玩到一起去,像大家庭似的融入其中,相信会更能促进彼此的进步。

(报告人:引领大学生邓林悦)

本期指导员  心理健康顾问:麦培春  卢宝根

    

 

 

 

   

 

 

 

   

  +  关闭窗口  +

 
现在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匿名发表
 
版权所有 © 2005-2015 珠海市愉泉心理咨询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