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专家
<  更多.......
隋 南研究员
2008/8/3 18:01:57     阅读3757次     
 
 

隋 南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隋 南:现任中国心理学会生理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AAAS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会员、IBRO (International Brain Research Organization) 会员、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实验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心理科学进展》副主编,《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编委。曾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党委副书记。先后承担了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的二级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3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子课题2项。获得国家级专利4项。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SCI 14篇)。培养了6名博士,5名硕士。在读博士生5人,硕士生3人。20042006年度被评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教师。培养的研究生其中1人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并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4人次获得中国科学院冠名奖学金,3人次获得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奖学金,2人获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科学与社会实践专项资助。研究领域或兴趣
  主要从事心理与行为的脑机制研究,特别是激素、药物与脑功能及行为的相关性。基于对脑功能区、脑内生化物质、应激及其相关激素与学习记忆关系的了解和探索,结合生物心理学、行为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手段,建立与环境记忆及应激事件相关的药物成瘾心理依赖动物模型,包括吗啡身体依赖及戒断模型、吗啡自发活动效应的行为模型、觅药行为的条件性位置偏爱(CPP)模型、大鼠自我给药(SA)模型、Morris迷宫复吸动机强度模型等,并进一步探索脑结构和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生物化学本质联系;利用小鸡学习记忆比较行为模型,研究胚胎发育阶段接触成瘾物质对出生后学习记忆、情绪及成瘾易感性的影响及神经生物学机制。
  近年来重点研究内容:1,从长时程戒断过程着手,探索记忆、情绪或应激相关的心理依赖行为的脑结构及其活动规律;2,自然奖赏与成瘾药物奖赏神经机制的比较研究;3,在可操作的动物心理成瘾的行为模型基础上研究心理依赖的脑机制及基因调控作用。4,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精神疾病的机理研究。

近期成果及出版物
发表的文章
[1] Li Yonghui, Zheng Xigeng, Bai Yunjing, Yang Xiaoyan, Sui Nan. Opposite Effects of MK-801 on The Expression of Food and Morphine -induced 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 in Rats. J Psychopharmacol, 2006,20(1): 40-46
[2] Sun N, Li Y, Tian S, Lei Y, Zheng J, Yang J, Sui N, Xu L, Pei G, Wilson FA, Ma Y, Lei H, Hu X. Dynamic changes in orbitofrontal neuronal activity in rats during opiate administration and withdrawal. Neuroscience, 2006;138(1):77-82
[3] Y Gao, E Atanasova, N Sui, J Pancook, S Brimijoin. Gene transfer Of Cocaine Hydrolase Suppresses Cardiovascular Responses To Cocaine In Rats. Mol Pharmacol, 2005, 67:204-211
[4] Zheng Xigeng, Li Yonghui, Luo Xiaojing, Xiao Lin, Wang Dongmei, Liu Jie, Yang Xiaoyan, Sui Nan. Social crowding sensitizes high-responding rats to psychomotor stimulant effects of morphine. Pharmacol Biochem Behav, 2004,79:213-218
[5] Ya Yang, Xigeng Zheng, Yongfu Wang, Zhifang Dong, Jingxia Cai, Nan Sui and Lin Xu. Stress enables synaptic depression in CA1 syanpses by acute and chronic morphine: possible mechanisms for corticosterone on opiate addiction. J Neurosci, 2004, 24(10): 2412-2420
[6] X.G. Zheng, B.P. Tan, X. J. Luo, W. Xu, X.Y. Yang, N. Sui. Novelty-seeking behavior and stress-induced locomotion in rats of juvenile period differentially related to morphine place conditioning in their adulthood. Behav Processes, 2004, 65(1): 15-23
[7] Wenjuan Lin, Nan Sui. Biopsychology research in China. Int J Psychol, 2003, 38(0), 001-012
[8] Zheng Xigeng, Ke Xue, Tan Peiping, Luo Xiaojing, Xu Wei, Yang Xiaoyan, Sui Nan. Susceptibility to morphine place conditioning: relationship with stress-induced locomotion and novelty-seeking behavior in juvenile and adult rats. Pharmacol Biochem Behav, 2003, 75(4): 929-935
[9] Zheng Xigeng, Li Xinwang, Yang Xiaoyan, Sui Nan. Effects of scopolamine and physostigmine on acquisition of morphine-trained rats in Morris water maze performance. Acta Pharmacologia Sinica, 2002, 23(5): 477-480
[10] Nan Sui, Jiafen Hu, Jing Chen, Kuang Peizi, Darrell Joyce. Reversed Effects of RU486 and Anisomycin on Memory Retention of Light Exposure or Corticosterone Facilitation in the Dark-incubated Chicks. J Psychopharmacol, 2001,15(4): 287-291
[11] Wu W, Kuang P, Jiang S, Zhang X, Yang J, Sui N, Albert C, Kuang P. Effects of batroxobin on spatial learning and memory disorder of rats with temporal ischemia and the expression of HSP32 and HSP70. J Tradit Chin Med, 2000, 20(4): 297-301
[12] Wu W, Kuang P, Jiang S, Yang J, Sui N, Chen A, Kuang P, Zhang X. Effect of batroxobin on expression of c-Jun in left temporal ischemic rats with spatial learning and memory disorder. J Tradit Chin Med. 2000,20(2): 147-51
[13] Sui N, Rose SP. Effects of dark rearing and light exposure on memory for a passive avoidance task in day-old chicks. Neurobiol Learn Mem, 1997, 68(3): 230-238
[14] Sui N, Sandi C, Rose SP. Interactions of corticosterone and embryonic light deprivation on memory retention in day-old chicks. Brain Res Dev Brain Res, 1997,101(1-2): 269-272
[15]
鲍云非 郑希耕 隋南. 纹状体在药物成瘾有关的联想性学习中的作用. 生理科学进展
,2006, 37(2): 165-168
[16]
李勇辉 郑希耕 隋南. 应激、学习记忆与精神活性物质依赖及复发的关系.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6153):
197-205
[17]
王冬梅 李勇辉 郑希耕 隋南. 皮质酮对吗啡急性精神运动兴奋性及行为敏感化的影响.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201):
32-34
[18]
白云静 郑希耕 葛小佳 隋南. 行为遗传学:从宏观到微观的生命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 2005133):
305-313
[19]
李勇辉 郑希耕 肖琳 隋南. 环境对成瘾药物精神运动兴奋性的调控及其机制.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 2005,14(1):2-7
[20]
刘杰 肖琳 李勇辉 隋南. 影响条件行位置偏爱实验各种因素的研究现状.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 2005,14(2):85-88
[21]
李勇辉 郑希耕 王冬梅 刘彩谊 白云静 杨晓燕 隋南. 纳络酮、地卓西平(MK-801)对大鼠食物渴求的影响. 心理学报
,2005,37(3):357-361
[22]
李勇辉 郑希耕 鞠平 刘杰 杨晓燕 隋南. 吗啡、食物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获得与保持的比较.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 2005,22(4):467-471
[23]
郑希耕 李勇辉 罗小景 隋南. 吗啡行为及条件性行为敏感化效应及其个体差异. 心理学报
, 2005,37(3):357-361
[24]
鞠平 王冬梅 李勇辉 郑希耕 杨晓燕 隋南. 中脑多巴胺神经元位相性兴奋与行为强化. 生理科学进展, 2006371):
71-74
[25]
郑希耕 李勇辉 隋南. 成瘾药物心理依赖及复发的脑机制研究.心理科学进展
. 2006 , 14(04): 522-531
[26]
郑瑞茂 翁旭初 隋南. 中央杏仁核神经元ERK2MAPK信号通路介导大鼠可卡因寻求行为. 生理科学进展
, 2005,36(2): 80
[27]
刘彩谊 王冬梅 李勇辉 郑希耕 杨晓燕 隋南. 条件性线索诱发复吸的心理神经机制.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 2004,13(6):704-705
[28]
须卫 罗小景 谭北平 隋南. 纳络酮诱发吗啡成瘾大鼠CPA模型及影响因素.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 2004,10(2):105-109
[29]
李勇辉 郑希耕 罗小景 杨晓燕 隋南. 皮质酮对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及条件性精神运动获得的影响.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 2004(13)3:183-186
[30]
肖琳 谭北平 李勇辉 隋南. 多巴胺D1受体参与吗啡介导的小鸡条件性位置偏爱的表达.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 2004,13(2):96-99
[31]
肖琳 谭北平 李勇辉 郑希耕 杨晓燕 隋南. 成瘾现象的多样性及其神经心理学基础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 2004,13(4)241-244
[32]
刘彩谊 王冬梅 李勇辉 郑希耕 杨晓燕 隋南. 条件性线索诱发复吸的心理神经机制.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 2004,13(6):704-705
[33]
王冬梅 刘彩谊 李勇辉 郑希耕 隋南. 应激易化药物成瘾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2004,18(12):872-874
[34]
肖琳 隋南. 成瘾行为形成过程中学习记忆的参与及其相关的脑机制.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 2003, 19(1):50-53
[35]
肖琳 谭北平 隋南. 诺米芬新对慢性吗啡处理后小鸡自发活动量的影响.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 2003, 12(3):173-176
[36]
谭北平 李勇辉 隋南. 药物依赖过程中多巴胺受体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 2003,12(2):81-85

申请的基金

2003-2008
精神活性物质依赖的生物学基础及防治子课题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

         2003CB515404
2003-2006
阿片类物质耐受成瘾和复吸的机理研究子课题 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30230130
2001-2004
阿片类药物成瘾机制及其防治的基础研究子课题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KSCX2-SW-204-02
2000-2002
社会应激环境下心理行为特点和心身交互作用子课题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KSCX2-2-03
2000-2003
记忆或应激相关的吗啡心理依赖模型及其脑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39970256
2002-2004
药物心理依赖行为的脑机制及其基因的调控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30170324


出版的专著
1
.隋南 行为脑科学基础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科技发展经典文库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460-462
2
.隋南 脑、激素与记忆 当代中国心理学 科学出版社
2001 124-129
3
.吴卫平,隋南 郎森阳 匡培根 疼痛的心理治疗 疼痛 (第九章
) 2002

研究生培养情况

在读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3

联系方式
电话:010-64857369 010-64836916

  +  关闭窗口  +

 
现在有3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匿名发表
 
版权所有 © 2005-2015 珠海市愉泉心理咨询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