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参加“牵手幸福”萨提亚训练课的感悟:
世间万事万物皆出有因,所以我们需要提高觉察能力,这样才会有能力自助和助人;二是人生存于社会做人做事都离不开沟通,沟而不通现象普遍存在,带给人们的是痛苦和无耐,所以需要提高沟通的能力;三是世间人事物皆有能量,要正人、正心、正思维、正行为,不断提高自己的正向能量,这样才会有能力给自己的家人带来幸福和快乐,也才有能力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走向成功和幸福。
(二)参加箱庭技术培训学习的体会:神奇的游戏---沙盘
我作为家庭教育工作者,能走近箱庭(沙盘)疗法培训课堂,完全缘于沙子及沙具可以快速拉近我与家长、孩子关系的独特功能所吸引。
黑龙江省爸妈在线主任陈景英在给我介绍箱庭技术时突出了两点:一是箱庭技术所展现的一沙一世界神奇魅力;二是导师赵玉萍充满爱的能量的人格魅力。抱着“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想法,走进了箱庭的课堂。
没想到的是,仅两个小时的公开课和一天的箱庭技术培训课,就完成了我从“虚到实”的验证任务,箱庭令我震撼!
震撼一:家庭教育工作者能通过箱庭游戏快速走进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在这个小小的沙盘里,来访者的内心世界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在公开课上,一个5、6岁的小姑娘,在导师赵玉萍的陪伴和引导下,很快与妈妈协作完成了一幅作品,作品中展现了母女俩真实的内心世界,自我察觉到母女之间存在的问题,在导师的引导下,调整思路,不经意间母女俩都变得愉悦起来,心贴得更近了。
震撼二:来访者在箱庭游戏中完成了疗愈过程。“玩”可以疗愈这是我所没有想到的。现场一对夫妇生活中累积的误解,使他们很痛苦、纠结,就在他们夫妇俩完成作品过程中,妻子看到了爱人摆放的物品时,眼泪流了下来,突然她感悟到老公是爱她和这个家的,因为在“玩”中,她觉察到是自己误解了爱人。在导师的引导下,他们在合作完成作品时,夫妻俩的心紧紧地贴在了一起,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通过学习,赵玉萍老师和箱庭技术的双重魅力让我折服,让我向往,整个身心像充满了电一样,感到正能量不断增强,这是我做家庭教育事业的重要保障,箱庭已深深地吸引了我,箱庭——我爱你!
三、从事家庭教育事业的成长历程
转业到地方在政府机关做党务及行政管理工作至退休,由于酷爱家庭教育事业,并在实践中帮助了很多家庭走出了困境,重拾家庭的和谐与幸福。为更好地帮助迷茫的家长、困惑的孩子走出困境,我先后参加了中国博瑞智教育集团创办者、中国亲子关系第一人董进宇博士举办的家长训练营、中学生一、二级潜能训练营、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堂课;接受了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CETTIC"家庭教育指导师和亲子咨询师曹萍老师、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教育专家、家庭教育专家,河北省家庭教育专家团团长刘凤华老师及吉林省中小学生家庭教育促进会秘书长、吉林省青少年体验教育中心主任孙景祥老师的培训。为走进孩子及家长的内心世界,透过行为表象解决问题的根本,通过修学高级心理顾问专业自身能力得到了更大的提高,家庭教育工作让我找到了快乐和人生的价值,我和身边的亲人、家长、孩子做出了一个承诺,后半生只做这一件事,并因此成为当地第一个国家公务员提前十年退休的人。我正在组建自己的家教公司,计划培养更多的家庭教育专业人士(家庭教育指导师:教育部主办),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学习能力训练、注意力训练、心理辅导等课程,决心为黑龙江省家庭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薄力,从而实现自我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自2010年开始从事家庭教育指导、亲子关系沟通、情感婚姻及心理辅导工作;2012年取得了国家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资格证书及国家中级学习能力指导师资格证书,现正在修学高级心理顾问学业。
四、心理顾问课程学习中的体会
作为心理学顾问专业的学生,学习心理顾问各个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是必要的,心理咨询学则是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解除咨询对象的心理问题,来维护与增进心理健康,促进个性发展与潜能开发的一门学科。通过心理顾问(咨询)学习有如下一些心得体会。
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科学的理和方法,通过解除咨询对象的心理问题,来维护与增进心理健康,促进个性发展与潜能开发的过程。心理咨询事实上是帮助来访者实现心灵再度成长的过程。之前认为只有心理有疾病的人才会去心理咨询的观念是不正确的。
心理咨询的对象是正常人,而其着重处理的是正常人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主要有日常生活中人际交往问题,职业选择方面的问题,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婚姻家庭中的问题等等。心理咨询在意识层面进行,重视其教育性、支持性、指导性工作,焦点在于找出已经存在于来访者自身的内在因素,并使之得到发展,或者在对现存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提供改进意见。
了解到了作为一名心理顾问的专业人员来说应具备的素质和应尽的职责。从业人员应具备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如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掌握一些如谈话,解决问题等方面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能运用一些基本的心理测量工具等。心理顾问工作者应尽的职责有对来访者负责、帮助的根本目标是促进求助者自助,自立自强,使之能够自己面对和处理个人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再就是保密原则,要求咨询工作者要尊重来访者的个人隐私权。
我在对心理咨询学得学习过程中对心理咨询的工作产生兴趣,也了解到作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工作者应有的条件:(1)有一颗帮助别人的心(2)有敏锐的感觉及了解心理的能力(3)有丰富的经验(4)保持中立无私的立场(5)自己还要有健康的心理与态度。出了这些之外还应该提高对自己的认识(包括作为一个人的自我认识和作为一名专业人员能力的知识);提高在咨询过程中建立与来访良好的关系,养自身具有共情的态度;提高对自己专业职责及专业道德的认识。
心理咨询过程中的会谈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注意倾听技巧、影响对方技巧、会谈中的非言语性技巧的运用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会谈不仅仅是交流信息,还是会谈双方一种具有特殊距离人际关系。这点就需要咨询者要有敏感性、洞察力等各种能力和技巧,而且光是掌握技巧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大量的实践经验,要把会谈技巧在实践中融汇贯通。
通过对心理顾问学得学习,了解到一些主要的心理咨询方法,心理分心的理论与方法、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技术、以人为中心的治疗过程及理论、合理情绪治疗的理论与方法。掌握了这些疗法的基本理论和治疗步骤还有适合对象,对待不同情况的来访者要认真分析,采取相应的有效地咨询方案及使用正确的咨询方法,从而帮助来访者解决面临的问题,助人自助。
对心理咨询学的学习我体会到健康的心理对人来说的重要性,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学习有积极乐观的健康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正确的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人际关系和谐,能很好的融入集体,适应不断变化的新环境等。通过对心理咨询学的学习,也加强了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用科学的方法来是我避免或消除心理压力带来的心理应激、心理障碍或心理危机,以正确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去面对适应变化社会生活环境;同时对各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的认识与分析,加深自我认识过程,促进自我完善机制,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程度,促进自身个人健康的全面发展,维护自身心理健康平衡。 调整了自己挫折的认识。一个人面临挫折时,最需要的莫过于他人的安慰、同情与关心,包括同情体贴、鼓励安慰、提供处理问题的方法,帮助其走出困境,处理问题,应付心理上的挫折。帮助对方端正对于困难或挫折的认识,以此改善自身心理问题。如对新入伍的战士,要设法使他们知道,任何人在到一个新环境都会遇到一个适应问题,能否很快适应环境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之一。挫折和困难可以促人成长,艰苦的环境能磨练人坚韧的意志。总之,检讨自己对问题或困难的看法,调整对挫折的感受,常能改变自己对困难的态度,以便用较有效的方式去处理困难。
我对心理顾问产生了兴趣,而且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心理顾问不不仅要有专门的专业训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我觉得还应该是一个愉快、积极乐观、有良好适应能力的人。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过程中,注重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是自己心理保持基本的健康水平。要能正确的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调整自我,学会面对压抑情绪,面对挫折。作为一名成功的心理顾问,不仅要在理论技术上治愈人们心灵创伤,还应该用自己健全的人格力量给来访者以积极感染和影响他人,真正做到“助人自助”。
有句话说,一个人要想生活的快乐,首先要有一颗快乐的心。一直就想着自己要做一个快乐的人,这样对生活才有信心,做事才有动力,人生才有意义。所以一直对心理很感兴趣,平时有空就喜欢拿出《心灵鸡汤》、《心灵小语》诸如此类的书来看。
我很喜欢心理顾问这门课,各位老师亲切和蔼,认真负责,课上灵活生动。信手拈来的一个事件,都可能成为教学资源,成为教学案例,从中提炼出某种对我们心理有用的东西。课上的内容丰富且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例如课上讲的情绪、沟通、倾听等。
1.感触最多的是学会倾听。没上这门选修课前,以为倾听就是用心去听,听懂他人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学了这门课之后,才发现原来这只是倾听的一小部分。真正的倾听是不仅要用心去听,还要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善于观察,仔细观察,从每一个来访者的眼神、语音、语调、躯体等方面看到一个人的心里。心理,真是太神奇了!接着就是耐心,细心的对来访者讲的每一个细节进行分析,从中找到问题的所在。
以前我遇到问题,经常是还没弄清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就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乱发脾气。看到别人犯错,也不问什么原因,就开始严厉的批评。很多时候都证明我的看法想法是错的,我的批评也是太过了。以前觉得是自己性格问题,现在觉得自己更多是没学会倾听,静静地不仅用耳朵还用心的去倾听他人,慢慢的听别人把话讲完,听出他的内心世界里真实的声音。现在我学着倾听,学会宽容,让生活变得更加和谐,不给身边的人带来伤害。
2.上了这门课后,才知道原来安慰人也是需要技巧,安慰也是需要学习的。之前,当我的朋友向我诉说伤心烦恼事时,我总不知道该如何去安慰她,想帮她又帮不上,总是说些泛泛的无多大用处的安慰话。“过去的就应让它过去,别再想了”,“慢慢会好的” 等等。当朋友掉眼泪的时候,我通常就会说,别哭,不要哭,坚强勇敢点!其实,当朋友遭遇困难,内心痛苦,不能坚强勇敢起来的时候,我最应该做的是借一个可靠的肩膀给她伏在上面哭泣。就如戴安娜对那个身患绝症的小女孩说得,“哭吧,孩子,大声地哭出来,哭够了,我们再说。”
在安慰人的过程中,听比说重要,对他们的遭遇要感同身受。给予安慰并不是告诉别人“你应该觉得......”或是“你不应该觉得......”。我们不需“指教”他要怎么做。我们不是去帮他解决实际问题,而是帮他解决心理上的感觉的问题,我们没有办法教朋友怎样争取到这个职位,那是他的事,我们所做的是要帮他调节情绪,让他不要耿耿于怀。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而感到困窘,是无妨的;让你想安慰的人知道你的感觉,也是无妨的。甚至可以老实地说:“我不知道你的感觉,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但是我真的很关心你。”即使自己对这样的表达觉得可笑,还是可以让对方感到安慰。你或许可以选择用文字来表达你的感觉和想法。
3.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不良情绪产生。人既是理性的,又是非理性的。人的精神烦恼和情绪困扰大多来自于其思维中不合理、不符合逻辑的信念。它使人逃避现实,自怨自艾,不敢面对现实中的挑战。当人们长期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时,便会导致不良的情绪体验。而当人们接受更加理性与合理的信念时,其焦虑与其他不良情绪就会得到缓解。
不合理信念久而久之,经过我们的内化,就会引起我们的情绪障碍。让我们总是因为别人怎么样而感到不快乐。所以有不良情绪时,不妨想想是不是由于自己存在着不合理的信念,如果是那就好好的运用下苏格拉底的辩论术跟自己辩论下,看看能不能自己把自身存在的不合理的信念给推翻,建立新的信念,那样心情定将快乐很多,生活定将愉快很多!生活中,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情绪不好的时候,改变一下认知和信念,也许一切都将烟消云散。想起这句话“很多时候,并不是对手战胜了我们,而是自己打败了自己”,想起叔本华说得“事物的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
从小对生活的期望值就很高,一旦达不到我的目标和期望,我就会沮丧、失落、消沉,无法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心情郁闷,甚至身体受损。总之是自己对自己过不去。我开始反思人生,反思自己,开始慢慢学习放下,学习改变自己,开始从那一刻起学着不再苛求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管是容貌、身材还是学识、智慧等,有些东西是自己不能改变的,这就需要改变态度。不要人云亦云,盲目比较,不要用别人的标准来苛刻的评判自己,需要发扬自己的优点,有一份清明的理智,完成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放下本不该自己承担的责任,学着时时关注觉察自己的内心。建立了合理的信念后,情绪得到了舒缓,不再那么郁闷和愤怒,对自己仍抱有信心,对自己以后的人生之路也同样充满信心。
心理顾问课程的学习,不仅对我从事的家庭教育事业有着太多的帮助,同时也提升了我自己的内在修养,显著和变化是:自信多了,快乐多了,处理问题思路和方法多了,心理学知识对于我的帮助是长远的,甚至是一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