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小组须知
      报名登记表
      人际交往能力自测问卷
      三真会心小组介绍
      会心小组活动的反馈材料
      中国心理大师们的成长之路
      看那是什么?---草莓也
      新年贺词--献给各位亲爱的学员、会员、朋友
      小组活动通知
      会心小组可以做得更多
      学校会心小组辅导活动的主要特点
您的位置:首页  >  无痕迹会心团体  >  学校会心小组辅导活动的主要特点
 
 
            学校会心小组辅导活动的主要特点

 

                       钟志农

 

    1、活动性——班级心理辅导要以学生的活动构成辅导过程的基本环节,精心设计好活动形式是辅导成功的关键。

  为什么班级心理辅导活动一定要“动”起来?因为“活动”与“发展”是团体辅导的生命动力所在,学生的发展不是外力强加的,而是通过主体的活动主动实现的。“活动”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是主体“活动”的最终目的。只有活动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改变学生的意识和情绪状态,使他们专注于辅导主题的展开,从而降低心理防御水平,以更好地敞开自我的内心世界;只有活动才能打破课堂环境中长期以来存在的“知识本位”、“教师中心”、“灌输为主”的固有模式,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构建以受导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辅导过程,并增强团体辅导的开放性与实践性。

 

   2、情境性——班级心理辅导要从情境体验开始,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活动设计要尽可能生动有趣,使学生喜闻乐见,专注投入。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任何学习都应从情境开始。班级辅导活动也是这样,活

动为辅导的主题提供了模拟的生活场景,而提供动态的生活经验又是所有的团体辅导的基本原理人的心理活动或心理问题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发生发展的,所以,把来自社会环境和人际交往中的问题放回到类似的环境中去再认识,重新进行调整,这既有它的针对性,又有它的实际效果。它有助于学生澄清问题的实质性情境,体谅当事人的情感,发现建设性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可以使学生直观地筛选出令人满意的行为模仿标准。

    情境性原则在操作上要考虑模拟的生活场景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能引起学生的同感;要注意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呈现问题;角色扮演或小品要有情节及适当的道具,尽可能使学生兴味盎然。

 

3、主体性——班级心理辅导要引导学生自我改变认知模式和行为方式,不要由教师代替学生作出决定,助人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自助。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内在的需求和动机,用以促进自己的成长和提高;而且每个人都有一种解决自身问题的潜在能力,即使是心理适应不良的人也同样如此。班级辅导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治疗,而是为了唤醒学生内在的这种需求,激发学生改变自我的动机和潜在能力,以促进每个学生的自我发展,包括使每个学生了解自我、寻找自信,建立协调的人际关系,促进个人的成长和自我实现。因此,必须让每个学生成为辅导活动全过程的主体和主角。辅导教师必须面向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包括后进学生。只有当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和团体对自己的关注与尊重时,学生的主体作用才会得到真正的张扬。

 

4、互动性——动是团体的基本特征,互动又是团体达成目标的重要条件。在

团体辅导中,每个成员认知的矫正或重建、情感的体验或迁移、行为方式的改变或

强化,都依赖于成员间的交流和互动。而且,这种班级社会环境的互动强化作用往

往比个别的辅导帮助更有成效。

    团体互动交流可以导致个人成长的理论依据,是美国精神科学者柏恩的“相互作用分析理论”。柏恩认为团体的每个成员在互动中可以促进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并从中得到他人的支持、反馈与学习,因而导致个人的成长。

互动的前提是参与。班级心理辅导必须促成一种气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话说,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说话。其基本方法是改变座位的排列组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座位一变,四目相对,心灵的窗户就立即打开了。这有点像被罗杰斯称为是“交朋友小组”或“会心团体”、“坦诚团体”、“个人成长团体”的形式。罗杰斯甚至认为“会心团体”是本世纪最重要的社会性发明。当然,班级心理辅导中的小组合作互动方式与真正的小组辅导或“会心团体”是有区别的,但它却是一种促进学生在辅导过程中互动互助的有效形式,正如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所说,它可以“使儿童学会与别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5、和谐性——班级心理辅导是师生真情的流露、心灵的交融,教师要转换“教育者”的角色,努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气氛。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要力求使学生尽量少受心理防御机制的阻碍,尽可能揭示自己最核心的情感,尽可能揭示一个真实的自我,以便使自己能被大家如实地看待和评价,并从他人那里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反馈。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认识自我,改变自己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方式,体会学习、生活的美好内涵。这一切,都有赖于一种彼此信任、和谐的气氛的形成,而其关键则是班主任的“角色”是否能真正到位。

   罗杰斯认为,治疗者(或辅导者)对当事人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接纳、关怀、

共情,以及当事人能够体会感受到治疗者(或辅导者)对自己的这种尊重与共情,

是所有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这也就是林孟平所说的,辅导

是一种关系,是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能给被辅导者一种安全感,使其可

以从容地开放自己。

构成这种和谐关系的核心是辅导教师的三种人格特质:真诚——关注——共情。

 

6、鼓励性——班级心理辅导是每个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了解、自我更新的历程,它需要在一种彼此尊重、接纳、信任的氛围中,放下个人的防卫意识,与其它成员进行探讨、分享,彼此给予回馈、鼓励和建议。因此,班级心理辅导拒绝对学生作否定性的评价,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不受到伤害的状态下学习与成长。

教师始终要注意保持一种随和、宽容、接纳的态度,支持、鼓励学生在团体中自由发表意见,充分与同伴沟通。即使学生中出现了一些较为偏激或是明显错误的看法,教师也不要简单否定,而应采取温和的态度,把问题反馈给学生小组进行讨论,并让有错误观点的学生参与其中,教师也可以特地加入该组讨论,通过组内交流来澄清该生的错误认知或态度,然后在全班重提旧话,请这个学生自己再来谈谈新的认识。这样就避免了教师或同学直接的否定性评价。

在团体情境中,如果出现评价不当或表述不准确的情况,就容易使个别学生受到伤害,这是任何团体辅导都难以绝对避免的局限性,因此要尽可能事先加以防范。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遵守团体活动规范和“游戏规则”,以防自己有意无意地伤害了他人。

  我要预约  
  +  关闭窗口  +
 
 
版权所有 © 2005-2017  珠海市愉泉心理咨询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粤ICP备10101330号
预约热线:0756-2227052 (普通) 13326699626 (专家)   
报名热线:0756-2227051 E-mail:1711663562@qq.com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洲山路8号8楼(市社会组织总会楼上) 邮政编码: 519000